三十多年前,珠江三角洲大部分地區還是一大片貧窮落後的寧
靜農村,當時的農民和漁民根本無法想像未來將會出現的翻天
巨變。一九七九年,中國政府實施「開放政策」,以大膽的試驗
性經濟措施引發發展動力,徹底改變了中國的經濟路向,促成
珠三角的經濟蓬勃發展,銳不可擋。
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一步,是於一九八○年在毗鄰港澳的深圳和
珠海成立經濟特區。這些特區引領中國邁進發展新紀元,而主要
來自香港的外商直接投資更進一步推動特區的發展。
新政策為珠三角的農業經濟帶來巨變,隨著出口加工業的蓬勃
發展,農民紛紛投入工業生產行列。鄉鎮企業的冒起,進一步帶
動經濟產值,使人民收入上升,出口加工業一片興旺,而珠三角
對農業的依賴則大大減少。
在這些早期經濟改革的成功基礎上,中國於一九九四年成立
珠江三角洲經濟區,在廣州和深圳等大城市的帶領下,達致區內
和諧發展,並加強各地方政府之間的協調。中央當局視經濟區為
市場化政策的試點,以引領中國邁向新的經濟時代。
為加快轉型步伐,中央政府授予更大權責,讓省政府釐定經
濟政策。這種前所未見的權力下放,有利推行創新措施,如成立
深圳證券交易所、推出新的土地租賃制度,以及進行私有化
實驗。這些措施有助建立市場主導文化,加強區內競爭力和持續
發展成功的元素。
一九九○年代,珠三角製造業基地走向多元化,廠商投資電
腦、資訊科技、生物工程等高增值行業。到二○○一年,珠三角
的廠商生產全球近百分之五的貨品,出口總值達二千八百九十億
美元,成為玩具等貨品的全球主要生產地。珠三角亦名副其實,
被公認為「世界工廠」。
珠三角三十年來的急速發展,見證當地締造的經濟奇蹟。根
據香港政府投資推廣署委託的研究報告,珠三角本地生產總值,
由一九八○年的八十億美元, 升至二○○○年的八百九十億美
元,到二○○八年更增至接近四千二百八十二億九千萬美元。憑
著輝煌往績、穩固根基、清晰目標和遠大理想,珠三角正蓄勢邁
向另一驕人的增長階段。
香港國際貨櫃碼頭在葵涌貨櫃港的四號
碼頭投入營運。
1976
中國宣佈經濟開放政策,香港國際貨櫃碼
頭的吞吐量僅低於五十萬個標準櫃。
1978
香港國際貨櫃碼頭在葵涌貨櫃港的六號
碼頭落成,其時碼頭的吞吐量超過
一百五十萬個標準櫃。
1989
香港國際貨櫃碼頭啟用七號碼頭,旗下所
有碼頭(四號、六號及七號碼頭)合併為一
項綜合設施。
1990
集團簽署合約組成一家合資公司,以擁有、
經營及進一步擴展深圳鹽田港。
1993
葵涌的八號東貨櫃碼頭第一個泊位落成
啟用。
和記港口集團有限公司(和記黃埔港口)
成立,負責管理和黃在香港、中國內地與
海外的所有港口及相關服務。
成立附屬公司和記黃埔三角洲港口有限公司
(和黃三角洲),以持有與管理在中國內地
的內河/沿海港口及相關設施。
1994
和黃三角洲與江門航運公司組成合資公司,
擁有與經營江門高沙貨運碼頭。
1995
由和記黃埔港口持有百分之三十七權益的
內河碼頭,獲批屯門內河貨運碼頭的設計、
興建和經營合約;同年,香港政府批出九號
碼頭兩個泊位予香港國際貨櫃碼頭。
1996
設立觀瀾內陸集裝箱倉儲中心,配合華南
地區進出口貨運的增長。
1998
和記黃埔港口與深圳市政府及鹽田港集團
簽署協議,共同發展鹽田國際集裝箱碼頭
三期工程。
2001
14
Sphere 29
1...,6,7,8,9,10,11,12,13,14,15 17,18,19,20,21,22,23,24,25,26,...36